金山有情首頁
金山之寶
北海風情誌
采風行
金山人文誌
金山風味店
金山鄉近期活動
金山其他專欄
金山有情各期雜誌
網站連結
 
法鼓山社會大學
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
 
金 山有情,甘藷有味 【第一期】2002.7.1
 
  走在金山鄉田園間,總會不期然和一畦畦的甘藷相遇,綠色葉脈安靜的隨著山風、海風搖擺著,也許它沒有野花綠樹的引人注目,但安住在田野泥土中,就是和金山 那麼對味,那麼相容,相得益彰的顯現金山人文的特色——質樸。而甘藷強韌的生命力,更在無言中突顯金山人自清朝 移民落地生根以來,無論風光、無論落寞,每一個時期所展現出的旺盛生命力。

  甘藷大約在明朝從國外傳入,中國古籍第一次出現記載也是 在明朝李時珍所寫的《本草綱目》,甘藷是:「南人用當米穀果餐,蒸炙皆香美 …,海中之人多壽,亦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藷故也。」總評論是:「氣味:甘、平、無毒,主治:補虛乏、益氣力、健脾胃、強腎陰。」
這 樣一個多功效的食物,早期在台灣卻只被農家拿來餵養牲畜,直到光復前後因為物質缺乏,貧困人家才以甘藷做為主食。而現代營養專家研究,甘藷的嫩葉可以降 低血糖、防止糖尿病、減少腸癌發生、降低膽固醇、預防便秘……等,而塊根營養更高,除了含有澱粉、蛋白質、 脂肪外,還含有維生素A、B、B2、C,礦物質鐵、鈣的含量也很豐富,防病抗癌、美容助消化……。

 有了營養專家的背書,甘藷搖身一變成為健康食品。而金山地區從民國69年開始種植紅心甘藷,至今已成為金山主要農作物之一,並與芋頭、茭白筍合稱金山三 寶,為金山農民帶來新的農業生機。

  金山也因為甘藷而開展出新的觀光焦點,例如:在八月的盛 產期間,熱鬧有趣的「甘藷節」,總能呼喚全省各地的「藷迷」們,一同前來。由於甘藷的「牽成」,人 與人間的距離拉近了,人與土地、大自然也更親近了……
這 讓我們不禁要讚歎:金山有情,甘藷有味!
友善列印  |  ▲TOP 
No.15 慈悲觀音護 持金山鄉民【第十一期】2005.1.1
No.14 芑豐居 - 金山最華麗的古厝,走過二百年【第十期】2004.10.1
No.13 港邊 溫泉燒滾滾 - 磺港碼頭鑽得新泉源【第九期】2004.7.1
No.12 火 金姑- 飛舞在夜幕中的小精靈【第九期】2004.7.1
No.11 慈 護宮- 守護海洋子民 【第八期】2004.4.1
No.10 雙 面觀 音,慈光護佑金山鄉 【第七期】2004.1.1
No.9 金 山芋頭 甲台灣,跳石芋頭甲金山 【第六期】2003.10.1
No.8 北 海岸 為金山鑲上一道金邊 【第五期】2003.7.1
No.7 杜 鵑、山 櫻共舞春風 【第四期】2003.4.1
No.6 溫 泉來自 地心深處的溫暖 【第三期】2003.1.1
No.5 好 山好 水,茭白清甜 【第二期】2002.10.1
No.4 茭白 筍清甜上桌 【第二期】2002.10.1
No.3 金 山有 情,甘藷有味 【第一期】2002.7.1
No.2 紅甘 藷小典故 【第一期】2002.7.1
No.1 大寶 紅甘藷上餐桌報到 【第一期】2002.7.1
 
1 2 3 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