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有情首頁
金山有情各期雜誌
北海風情誌
金山之寶
采風行
金山風味店
金山人文誌
金山鄉近期活動
金山其他專欄
網站連結
 
法鼓山社會大學
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
 
六 股村曹世妹-看到泥土我才有幸福的感覺【第一期】2002.7.1
 
 「看到泥土我才有幸福的感覺。」這是藝術家曹世妹離開故鄉十 年, 重回金山創立個人工作室時最大的感觸。

 由於到外地讀書及工作,曹世妹離開金山約十年,但無論離開多遠,她腦海中常會浮現一幅影像:「我走在回家的鄉間小路,四周都是綠油油的水稻田,我一直走 一 直走,走過三和那座橋,再右轉斜土坡往田中央的家走去,心中充滿喜悅。」在外打拚多年,最渴望的懷抱還是故鄉的土地。

 從小喜歡畫畫,常代表學校參加校外美術比賽的曹世妹,兄弟姐妹中只有她具有美術天賦.她溯源說:「可能是來自爺爺的遺傳吧!」曹世妹的爺爺曹朝榮先生一 有 空就做木雕、石雕。曹世妹耳濡目染,藝術創作的天份也不斷顯現。
回到金山已八、九年了,四年多前和旅美藝術家許偉斌結婚,夫妻倆對金山不似大都會繁榮並不以為意,因為他們發現許多地方由於變化太快,相對地,也很快喪失 許多屬於傳統的美好事物。

 曹世妹印象中,以前幾乎全鄉都種水稻,現在多了甘藷、芋頭、茭白筍等農作物;附近的鄰居和她童年時一 樣, 但房子都已翻建成樓房。除了這些,她覺得金山改變的其實不多。

 由於一面環海,很多人對金山的印象就是海,但曹世妹對金山最深刻的記憶卻是山、是田、是溪。因為她家在六 股村,旁邊都是綠色稻田,她直到小學前還沒看過海,摸過海水,當時六股村對她而言就是全世界,連隔村的三界村都遠得像在地球的另一端。

 剛回來時,曹世妹努力營造和村民的關係.只要有人經過屋外,她都主動招呼,請進屋來,用村民懂的語言去說明她的工作,慢慢地,村民都能明瞭藝術創作不是 「呷飽太閒」,也不是「高不可攀」。現在村民還會主動到這裡喝茶聊天,相對地,他們也從村民及土地收到很多創作上的回饋。

 只 要走進他們的家,你就會驚異於結合工作室、藝術展覽室及住家多功能的巧奪天工設計,原址本來是曹家荒廢的豬舍,在夫妻巧手下一點一滴幻化成綠色田園中的一 方藝術天地,感覺他們已融入周遭的大自然,活得像風像鳥像草一樣自在快樂,或許關鍵就像他們夫妻說的:「鄉下有一種魔力可以把很多東西變得很稠 ——儘管元素很少很單純。」

 而夫妻倆最津津樂道的是,對比於當初剛定居於此時村民的防衛與冷淡,到現在每次他們開車出去,一路都很忙,有時是舉手打招呼;有時是停車寒暄兩句,短短 幾 分鐘車程通常要花好幾倍時間才能走完,曹世妹笑著說:「若是沿路遇到的村人太多,你的手根本不必放下來,就一直舉著,一直揮舞著… …」

友善列印  |  ▲TOP 
No.15 懷 念的滋味 - 萬春香糕餅店【第十五期】2006.1.1
No.14 濃濃傳統味 - 老裕成百貨行【第十四期】2005.10.1
No.13 阿 嬤的秘密花園 - 在頹圮的廢墟當中,看見美麗的未來
    【第十三期】2005.7.1
No.12 札西德勒,吉祥如意 - 西藏喇嘛在金山【第十二期】2005.4.1
No.11 愛在這片土地上蔓延 - 鄉土文史作者李鴻謀【第十一期】2005.1.1
No.10 我來自剛果,我會講流利的閩南話 - 金山天主堂江嘉明神父
    【第九期】2004.7.1 
No.9 走 過百年歲月,老街中藥恆 飄香─博愛中藥舖【第八期】2004.4.1 
No.8 我 把垃圾變黃金了 【第八期】2004.4.1 
No.7 現 代鮮師教漢語-大同村黃 儀廷【第七期】2004.1.1 
No.6 千 錘百鍊半世紀-大同村吳 清標【第六期】2003.10.1 
No.5 金 山老校長之子,榮膺中華 郵政董事長-金包里老街許仁壽
    【第 五期】2003.7.1 
No.4 以 熱情耕耘金山文史-重和 村郭慶霖.嚴惠琳【第四期】2003.4.1 
No.3 用 藝術把厝邊鄉親聚起來 美田村 莊群良、朱秀鳳夫婦【第三期】2003.1.1 
No.2 我 喜歡住在金山 重和村 李再鈐【第二期】2002.10.1 
No.1 六 股村曹世妹-看到泥土我 才有幸福的感覺【第一期】2002.7.1 
 
1  2  3  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