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山有情首頁
金山有情各期雜誌
北海風情誌
金山之寶
采風行
金山風味店
金山人文誌
金山法鼓誌
金山鄉近期活動
金山其他專欄
網站連結
 
法鼓山社會大學
財團法人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
 
【第四十一期】 2012.07.01


 早在二○○五年法鼓山落成開山啟用之前,金山居民就知道「那邊山 上有個叫作法鼓山的佛教團體」了。但是,當時除了看著許多遊覽車載來信眾上山、下山,沒有多少 人知道,法鼓山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團體?與金山、甚至北海岸鄉親又有什麼關係?

 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本著法鼓山應與在地鄉親成為生命共同體,以及服務北海岸鄉親的初衷,並 且希望與鄉親們分享心靈環保理念,所以於二○○三年開辦了金山 法鼓山社會大學,結合當地的學校與居民力量,共同推動「金山人文社區營造計畫」,以金山獨特的 人文景觀,融合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,建構起一個充滿人文 精神的關懷型社區。

在 學習中,共同成長

 從早期 「北海采風與導覽解說」、「遊走金山之美」等與鄉民一起認識家園的課程,到現在的「蝶谷巴特拼 貼彩繪生活小品」、「愛上烏克麗麗」等豐富的藝文休閒 課程,十年來,社大以居民的需求為開課依據,不斷推出多元活潑的新課程,以饗在地居民。參加社 大課程已有八年時光的陳銘廉,從攝影、陶藝課開始體驗學習的 樂趣,如今則是鈔經養心班的班長,他說:「社大的課程不但活潑,更重要的是,它讓我們有機會去 接觸那些過去看起來遙不可及的才藝。」

 除了 課程推陳出新,社大更關注學員們的感受,與鄉民們一起成長。因此,不同於一般成人教育師生之間 單純的「傳道」關係,在法鼓山社大的課程上,更可經常見 到師生因為經驗分享而教學相長。曾上過許多不同單位辦的烹飪課程的宋美芳,特別提出:「法鼓山 社大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,老師很願意和學員分享經驗,所以在 這裡學習很有趣,也很有成就感。」

 一位教中菜料理的徐老師,每次上課都是由先生從基隆開車送她到金山社大上課;徐老師在基隆已 教過多年的中菜料理,但最讓她感動的卻是法鼓山社大這一班,她 說:「是不是金山的好山好水使人更謙虛、更好學」、「學員上課很少有遲到的,早退更沒有,而且 上課過程,都是那麼認真,讓人怎麼能不好好地教課?」

 就是因為這分日積月累的師生情誼、同儕情感,成就了社大如同大家庭般的溫暖、和諧氣氛,在這樣的氛圍之下,社大的學員上下課不會來去匆匆,而是有許多人會 自動協助承擔班務,或是打掃教室,或是準備下一堂課的桌椅。在金山高中擔任教職而且參與法鼓山 社大課程的高建國老師也說:「社大的學習氣氛就像是個大家庭 一樣,會讓人發自心底真的想要來學習。」

連成生活共同體

 而最讓 社大感動不已的是,每當法鼓山有活動的時候,社大學員們總是會積極分享所習得的才藝,共同參 與,例如:素食烹飪班的學員進入齋堂,協助料理;花藝班 的學員以手藝莊嚴、美化環境;烘焙班的學員義賣餅乾和糕點……。另一方面,法鼓山每當有大型的 法會活動,都會特別邀請北海岸居民參加,甚至主動為鄉親們設 置消災及超薦總牌位;有些學員在參加法會後,感受到清涼的法喜,久而久之,參與定期法會也成為 每年的例行功課了。

  在一次又一次的互動參與中,法鼓山社大與北海鄉親成了生活共同體,在累積多年的 經驗與成果後,將提昇人品、建設淨土的種子播灑在更多人的心裡;同時也帶動更多人願意相信: 「淨土」不在遙不可及的遠方,而是在自己所生長與生活的地方。


No.45 在學習中耕耘學習【第四十一期】2012.07.01

No.44 深耕與感恩【第四十期】2012.04.01
No.43 打開繽紛的扉頁【第三十九期】2012.01.01
No.42 綠色珍寶 有你真好【第三十八期】2011.10.01
No.41 健康元氣好活力【第三十七期】2011.07.01
No.40 暢遊綠色魔法樂園【第三十六期】2011.04.01
No.39 讓愛在北海岸飛揚【第三十五期】2011.01.01
No.38 說個故事給你聽【第三十四期】2010.10.01
No.37 綠世代的綠色行動【第三十三期】2010.07.01
No.36 北海尋寶遊古今-北海碑碣故事【第三十二期】 2010.04.01
No.35 賞陶玩陶樂陶陶-北海陶發現之旅【第三十一期】 2010.01.01
No.34 嘗一口鄉土的甘甜滋味【第三十期】2009.10.01
No.33 回鄉.找到幸福【第二十九期】2009.07.01
No.32 和小朋友一起樂學去【第二十八期】2009.04.01
No.31 飛羽天堂樂賞鳥【第二十七期】2009.01.01

 
1 2 3 4